【聯合線上╱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提供】
2010.02.24 04:21 pm
圖/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提供
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,在大太陽下用放大鏡聚焦,可以點燃紙張或乾草的遊戲。這就是「專注力量大」的展現!英國知名教育家赫伯特史賓塞(Herbert Spencer),就是這樣告訴家中的小史賓塞:「太陽光有熱量,鏡片把光集中在一點上,並長時間照射,因而把草點燃。」接著他說,「這個道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,人也可以,只要人把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在一件事上,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因為小史賓塞喜歡觀察螞蟻,有次,史賓塞花了近一天的時間陪他,從查資料到製作卡片等,完整的搞清楚「螞蟻世界」,孩子既投入又快樂。
此後,他經常讓這孩子練習「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」。一本書沒有看完,不去看第二本,除非他決定放棄;一幅畫沒有畫完,不去畫別的;做一件事時,不想其他的事。
漸漸地,這孩子總能從專注的做一件事中找到樂趣,少了浮躁,養成了專注的習慣。史賓塞說,「當然,我也不去限制他對其他事物發生興趣,但總鼓勵他在一段時間做一件事情,或對一個東西感興趣,並把它徹底弄明白。」他指出:「一旦形成了專注的習慣,孩子的心智潛能是非常巨大的。」
培養孩子專注,一開始應該選擇他感興趣的,而不是父母感興趣的事。這樣做,會容易得多。在《見人見智》(天下文化出版)一書中,曾志朗就表示,「老師、家長應該以正確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的遊戲,千萬不要以為他在浪費時間。」
在雲門,專注就這麼發生了
而專注這件事,也在孩子探索、舞動自己身體的過程中,自然而然的發生了。
無論是靜,還是動。當靜坐時,一個個娃兒輕閉上眼,感覺自己像一棵小樹,專注在「輕輕吸氣進來,再輕輕吐氣,吸進來涼涼的氣,呼出來熱熱的氣……」;當模擬動物時,想像自己是隻老虎,前方有隻兔子,你如何步步前進,順利捕捉到牠。
「喔,你這隻老虎的腳步聲太大了啦,食物會跑掉的。」孩子懂了,觀察其他隻「老虎」的動作,「收縮」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和力道,眼神也集中了,變得目光炯炯。哇,真是隻漂亮的老虎!當孩子如此做到時,連老師都忍不住對他的專注大聲讚嘆。
觀察與感受
觀察、感受、控制、集中,孩子正在遊戲間領會著。「想像的專注,目標的專注,身體的專注,都在發生。」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的夏光如老師說。
「專注這事情聽起來很嚴肅,其實,可以用很輕鬆、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學到。」雲門教師群中資深的「孩子王」朱光娟,也如此表示,「他想要做到,願意把熱情放進去,就是一種專注。」
同樣的,「少年武術」課也是異曲同工。「看他們站樁和收功,很感動ㄟ!」朱光娟走過「少年武術」課的教室外,常往裡面望,自己也是好動習「舞」之人,知道練「武」時那站樁,沒幾分鐘就可能大腿發顫,又酸又痛。
「把注意力,不是放在你的酸與痛上,而是放在呼吸和身體的協調上,那才能站得住、站得穩。」專注在此時,也是一種意志力和定力的展現。
動靜之間,唯專注能予掌握。而無論是大人、小孩、少年、老人,當專注時,都是非常美的。「你想不看他都不行,就是會被他吸引住!」夏光如這麼形容班上的孩子,在專注的用身體表達出一個主題時,「他的身體就是一隻筆,畫出彩色的世界。」
「當孩子專注時,你會感覺到一種力道,那力道會放出一種光芒,吸引住你。」張中煖也說到,這就像舞台上的表演者,為何有些「明星」級人物可以匯聚住觀眾的目光。
當然,專注不僅是「對外」,也是「對內」,學著感受自己的身體,覺察自己的身體,那更是一種專注的長期陶冶。「從小有這樣的育化,可以成為一生都保有的能力與智慧。」張中煖點出了箇中深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